跳到主要內容區

從馬偕出發的高教深耕、落實社會責任實踐

 

深耕教育:根生土長、 開枝散葉

 

本校高教深耕計畫主要呈現過去的教學績效,從點的成果進步為面的整合與發展,從現階段的在地資源開發、整合運用,並融入課程設計和促進教師成長。計畫整體著重在「以學生學習成效、連結創新課程改革為主體」,檢視前期之教學優缺點,運用學校優勢、在地特色,加強連結在地商業、文化與環境資源,以協助區域發展,發展創新教學策略,融入學生學習、課程與輔導,培植出具備實務能力的專業人才。

以「追求真理、愛與服務」實踐創校馬偕博士的愛與服務精神出發,來達成提升學生學習成效,以及發展學校特色和貢獻大學社會責任等目標。 強化文化、科技、創新之優勢,強調跨領域與實務教學,以及在地連結、國際交流、關懷弱勢的特色,成為兼具人文素養與著重實務能力之一流教學型大學。以下為本校深耕計畫執行的主軸:

 

主軸一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

透過校、院、系健全的組織提出多項相關子計畫,共同研究出最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學習機制,期望學生完成基本核心能力的養成。

活動

  • 課程品質保證機制管理,健全學生學習成長歷程。
  • 學習幸福感提升,創新創意學習空間廣設、培育優質教學助理職能、課程創新教學改革、專業核心證照教學與獎勵、開設多元微課程、閱讀力提升方案、教師社群研討機制。
  • 拓展視野,廣辦國際外語活動、國際論壇、國際交流。
  • 新世代創新能力,學習競賽能力廣設專業型競賽活動、創新課程推動、創客技能增加、程式普及深化,因應新世代挑戰。

 

主軸二 發展學校特色

提出數項子計畫期以「產學攜手」、「國際交流」、「在地文化」、「馬偕人文」四面向凸顯真理大學特色。

 

主軸三 提升高教公共性

針對學生面、教師面及制度面,提出多項的弱勢輔助、關懷與學習機制,與透過落實校務專業管理(IR)能力、UCAN大專院校就業職能平台及提升畢業生流向調查機制,彙整出校務治理與學生輔助的具體方案。

 

主軸四 善盡社會責任

整合USR計畫與具有在地特色的原鄉文化、人文、健康運動的服務計畫。

 

 

用「教學創新、輔導用新的出發點」發展出以下七大面向:

 

 

  • 教師專業成長培訓:提供教師教學或學習上、多重自我訓練及討論管道,讓教學課程朝向與時並進優質方向發展。
  • 產學實習與職場體驗:提供在學學生職場實習管道,實現學以致用,將技能無縫接軌於當今產業,畢業就業
  • 課程微學靈活化:讓教學創新主題化,彈性學分,讓所學議題多且廣,並誘發學生自主學習之能力,學習生活化。
  • 跨領域課程推動:以因應多元且多變的產業需求,培育況領域人才,增廣學生學習領域,培養學生核心專長與就業能力
  • 落實課業生活輔導機制:落實導師制度,不論在課業與生活上用心輔導:讓同學適應生活環境、優化學習方式
  • 職能診斷探索未來:評測自身能力興趣以利培育有利的技能方向,結合學習內容,進一步探索適合的職業領域。
  • 大學社會責任推動:將所學回饋社會,鼓勵發揮專業知識及創意,改善學用落差、聚焦社會議題,實踐永續發展

 

 

 

瀏覽數: